7.62毫米子弹有几种?

这种7.62NATO弹应用广泛,装备时间比较长,从小部分加兰德M1到后来的FAL步枪、M14步枪,以及一些狙击枪、机关枪都有使用,是整个北约的标准弹药,比如M134加特林机枪就是这种弹药。民用型的7.62NATO称为温彻斯特.308in,有细微差别。
在NATO标准树立之前,美国使用的是7.62X63mm的.30-06弹,也被称为“春田步枪弹”。这种弹是二战时美军主要的通用子弹,无论是春田步枪还是M1加兰德还是各种机枪皆采用了.30-06。现在这种弹药被部分狙击枪采用,在美国的民用市场上也是比较普及的猎枪弹,可用于猎熊。
苏式的7.62mm全威力弹大体有两种,一种是7.62X54R,一种是7.62X39mm,前者目前主要应用在俄罗斯的狙击枪和机关枪上,后者是AK-47、AKM等武器的弹药,以M43弹出名,是一款中间威力弹药。
上图.从左到右:M43弹、7.62NATO、54R弹
7.62X54R源于1891年沙俄陆军上校莫辛和比利时枪械设计师纳甘共同推出的“莫辛纳甘式步枪”,后缀有个“R”是因为这是款凸缘弹。
上图.7.62X53R一般都是芬兰对纳甘子弹的生产标准
这种弹药从沙俄时代一直用到现代,最主要的使用武器是莫辛纳甘,此外俄国的马克沁M1910、DP28等机枪,SVD狙击枪都采用了这款全威力子弹。比较出名的弹型有7N1、57N323S,以及中国53式步机枪弹。
此外7.62步枪弹中还有许多异形,比如增径的弹药、大药瓶的马格努姆等等,实在太多就不一一举例了,我们仅探讨常规的。
手枪弹中也有不少7.62mm,其中最出名的是托卡列夫手枪弹,即7.62X25mm弹药。这种枪弹后来跟随54手枪一起被中国仿制,称为51式手枪弹,装备了51式、54式、80式等手枪,也是中国曾经比较主要的手枪弹,在国内影响力大于满世界都是的9mm帕拉贝鲁姆。相信许多收藏子弹壳的小伙伴,手里都有不少这种弹壳。
战争年代7.62X25mm托卡列夫弹应用最多的其实是冲锋枪,比如我们熟悉的PPSh41“波波沙”冲锋枪,它的71发大弹鼓中塞的就是这款子弹,其它的如PPS43冲锋枪也采用了这种子弹。
托卡列夫手枪弹其实是德国毛瑟7.63X25mm的山寨品,这0.01的差异基本无人当真,按英寸标的话毛瑟手枪弹也被称为.30in毛瑟手枪弹,基本上就是一种产品(但并不好通用)。这种子弹是“盒子炮”的御用子弹,但毛瑟在当年输给了9mm鲁格弹,这导致7.63X25mm弹影响没有9mm帕拉贝鲁姆大。
以上就是一些比较大路货的军用7.62mm子弹,它们有些还在继续发光发热,如7.62NATO和7.62X54R等,有些却基本被淘汰了,如托卡列夫和毛瑟弹。如有谬误,欢迎指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